开学可延期,但成长不能“延期”。对于学生而言,不管是否上新课、是否走入校园,每一天都需要汲取新知、积淀思考、积蓄力量;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更贴近学生的需求、更主动地优化教育供给,则是这个特殊时期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大疫当前,教师的战场在课堂,这一重大事件也是培养学生三观的关键期。线上教学期间,学院不少教师紧紧抓住教育契机,结合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围绕疫情期间出现的各种法律现象,强化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引导学生用研究的眼光看待正在发生的历史,思考感悟,探究体验,参与互动,彰显了课程教学的育人价值。
监所管理系边文颖老师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了《疫临城下,如何调节恐慌情绪》等系列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和心理疏导;及时提供了心理急救和援助在线学习平台;针对全院51个班级千余名同学进行了《疫情防控心理健康课程》的网上直播教学,从用健康的心态迎接复学、疫情心理情绪管理与自助、大学生积极心态建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引导学生正念生活,积极行动。
应用法律系王大荣老师以疫情期间发生的问题及案例入手,充分利用系里自建资源库资源,配合使用北京政法职业学院资源库、学习通等平台,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强化学生法治意识。
基础教学部谢宽物老师在《申论》课中以“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为主题展开阐述,号召同学们学习逆行而动的时代英雄,引导大家担当履责、保家为国,做时代先锋,引发同学们的热烈响应。
思政部杨海娥、闫希萍、李力老师在《形势与政策》的开学第一课,就把“防控疫情,中国在行动”作为特别内容,抓住此次疫情中的鲜活素材,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四个自信”,教育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社会责任、健康成长成才。
监所管理系曹化霞老师不仅注重课堂内容引导,利用北京政法资源库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质疑、讨论交流,还关注行业发展、关心学生成长。她根据专业特点,结合疫情防控,撰写《全民战“疫”是一堂生动教育课》和《警徽在抗疫一线熠熠闪光》两篇文章并发布,歌颂了监所民警向险而行、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忠诚与责任,赞扬了我们的实习学子放下稚嫩,选择刚强,直面风险的无畏与担当,为学生树立榜样,汇聚起青春奋进的力量。
……
每临大事需静气,教育尤其如此。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教育工作者保持一份静气与定力,帮助学生在居家学习中让教育始终沿着有情怀、有温度的方向前行,这不仅是学生之需,也是未来之需,更是国家和民族之需。面对老师云端的牵挂与引导,学生也纷纷回应:“03年的非典,我们还是孩子,受到全国上下保护,现在我们长大了,成为了可以抵挡一方的人。”“他们以责任传承责任,用爱心传递爱心,用生命拯救生命。是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救死扶伤;是他们给民众带来了最温暖、最坚定的力量,也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课,明白什么叫责任与担当,什么叫家国。”“老师提到的医务人员‘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今后我要更加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力量的人。国有难,我在、我能、我上”……无须纸笔测验,一篇篇抗疫文字的提交、一份份交流讨论的展示已然是最完美的答卷,字里行间的感悟见证着他们的成长。
刘国垠院长曾多次在警院微信交流群里向大家提出要求,“希望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抗击疫情、积极作为、贡献力量,把初心放在行动上,把责任担在肩膀上。”在对开课首日线上教学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后,李麦样副院长高兴地说:“在不同以往的课堂教学平台上,我看到了老师们的另一面——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简洁准确的内容表述、循循善诱的学习指导……,所有的所有,传递给我们的正是三个字:责任心!”
时艰无惧,未来可期。授课方式有变,育人初心不改;学习渠道创新,教育品质恒守。让我们师生携手,砥砺前行,以丰硕的教学成果迎接新学期。